找到相关内容325篇,用时4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悲观音共修

    洲、燃火的大房子……” 本来每个众生都有自然的生老病死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怨憎会、五蕴炽盛等、八等等,又加上这横来的天灾人祸,简直就是雪上加霜,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众生原来是如此的悲惨和可怜。与...救苦救难最为灵验。、观音信仰深入人心遍及世界。四、共修功德宏大。五、显密佛教交流中心的心意。 第一,苦难众生是菩萨救拔的对象 大师佛陀在无数经典中,以种种譬喻言词描述“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,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|观世音|普门品|汶川地震|缘起|共修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09130430290.html
  • 学佛随笔

    福德,轻重利害,不可比拟。当知众只缘不觉,极乐无过明心,每於妄念习气坚固缠缚时,致意焉。●心之本体,本来不动,故历来圣贤学问率以不动为旨归。经曰“如如不动”,易曰“寂然不动”;孔子四十而不惑;孟子...,喜怒哀乐不动於心。大心居士,当从这里下手。融一分境界,证一分本智,消一分妄念,得一分法身。在烦恼日用处炼出,更为得力也。●人生数十年光阴,固无时不在烦恼之中,所谓、八、无量诸,或生活压迫,或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1839225.html
  • 漫谈参禅

    于无为法,言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,是诸法无我印。、涅槃寂静印,言涅槃之法,灭一切生死之而为无为寂静,是涅槃寂静印。印是楷定、决定、不变的意思,无常、无我、涅槃寂静,是佛教中印证一切法的...去,唯有业随身,大大可以警惕自己的道心,而积极修行办道。所谓八风(利、衰、毁、誉、称、讥、、乐)不动,受(、乐、舍)寂然者,思维无常就可能做到,至少可以减轻贪著,确认唯法是依,唯法是靠,死时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1339295.html
  • 净天法师法相集要

    ——父精母血合成住胎不净——可知生处不净——从产门出举体不净——五脏六根全不净究竟不净——死在六月半月后比死狗还臭 观受是:(无量)结婚是乐——生死业缘成就了杀生吃肉是乐——挨刀还肉帐时五欲名利是乐——恶道报了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充满甚可怖畏 观心无常:心无常 身也无常 乐也无常 我也无常 观法无我:身也无我 心也无我 受也无我一无我 一切无我 一无常 一切无常一 一切全...

    净天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0939510.html
  • 净宗学会

    深悲極慈,重重誨勉。其間歷眾生以毒五惡之業,招輾轉痛燒之報,儼然為今日災劫寫照,欲令眾生觀果知因,洗心易行,改往修來,離得樂。若僅知持名,不明綱宗,既昧往生正因,難收感應效果。是以本經於禮佛現光...秘訣,實為確論,非讆言也。﹄﹂華藏同修蓮友深感蓮大士念公之啟示,決志依教奉行,啟建﹃華藏淨宗學會﹄,禮請淨空法師主其事,常年共修淨業,共習大經,以資提倡,上報四恩,下濟,是誠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大事因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54139700.html
  • 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新注(一)

    之色。三世十方一切诸色积聚一处,总名色蕴。  2、受蕴:领纳名受,指有情对顺、逆、俱非的境,有、乐、舍(或增忧、喜)的种种领觉和感受。此受蕴包括三世十方一切有情的所有领受。  3、想蕴:依名取相为...虎狼之害与风雨寒热之灾)”;或“世俗谛(生等八中的前七,为世俗智所了知)、胜义谛(八中的最后五取蕴,为出世智所了知)”。或说,谓“苦苦(八中的前七,皆是苦苦所摄)、坏(一切乐受...

    唐思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61339739.html
  •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

    前景虽是光明的,但现实不容我们乐观。   首先,人生的实质是。这在佛教的诸多经典中都有说明,如、八乃至无量诸,大千世界不过是迁流不息、变化无常的集之地。世人由于无明,所认为的幸福往往停留...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。   ()、佛教徒是消极的吗?   为什么社会上很多人会认为佛教徒是消极的?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:   首先,是由出家制度引起的误解。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是以孝为本,而孝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5940096.html
  • 论印度佛教心性论的形成、发展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

    生命的五种元素,“若过去、若现在、若内若外、若粗若细、若好若丑、若远若近”,都是变易无常的,因此也是“”的。佛教所言的“”,种类极多,有二、四、五、八乃至一百一十种。总括而论,诸“...提要:本文分三个方面对印度佛教心性思想作了考察:一是无我论与实相论,二是心性本净还是本不净的争论,是大乘佛教的如来藏思想与唯识学的阿赖耶识说。作者认为,从思想史角度说,印度佛教心性思想前后期差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13540139.html
  • 等待黎明的时刻(

    是非修出世法不可的。)它的势力再大,就如奋力将石头往天空一掷,再高远总是迟早会掉落到地面的;面对这种无常迁变的坏之一。佛法将人身心之大略分:(1)、苦苦:即一切不如意的受法,它会逼迫身心。...。  爱—贪爱。即因感受引生之执著。当十一、二岁至十八、九岁时,行将成年,欲望既开,对于五欲六尘,自然心生贪爱。所谓于乐受顺境,则起贪恋之心;于受逆境,则生憎恶之念(爱包括憎)。唯未广遍追求耳。经云...

    修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40940332.html
  • 文珠法师讲述:人间佛教与现代青年

    危害社会,损害他人,故人间罪恶日益增,祸患日益盛,而人生的、八,无量之,亦随之俱来。   今日世界,烽火处处,战祸弥漫;今日社会,处处陷阱,危机四伏;现代人生,众充满,饱受忧患,皆因缺乏慈悲...  一、人间佛教的历史   二、人间佛教的思想   、人间佛教的精神   四、人间佛教之目的   五、人间佛教之实践   六、人间佛教与社会   七、人间佛教与现代青年   佛教是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1340988.html